按照鲁甸县2020年道路河道两旁、村庄周围、房前屋后新植1000万株树的城乡环境综合提升行动方案要求。
会上,镇雄县、彝良县和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分别汇报了项目建设推进情况。省烟草专卖局(公司)将全力以赴做好资金保障工作,希望有关部门再加强指导,抓紧时间调整、完善项目,把产业发展与群众脱贫攻坚结合起来,不断探索生产、销售模式,确保产业能够持续、稳定发展。
4月7日至9日,李光林一行还先后到镇雄县、彝良县、鲁甸县就脱贫攻坚、卷烟销售、烟叶栽种等工作进行了调研。市委副书记、市长郭大进,市委副书记朱家伟,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真永,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朝禹,市政府副市长苏建宏,市政协副主席郝流勇,市政府秘书长郭晓东出席会议。市、县两级要把握机会,认真反思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组织领导和过程管控,抓好整改落实。杨亚林指出,在昭通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云南省烟草专卖局(公司)李光林局长一行来到昭通实地调研,既是情系昭通,认真履行帮扶责任的具体体现,更是对下一步工作的分析把控和督促指导李成华带着20多户农户正忙着下种,他介绍说,竹荪能卖100元一公斤、大球盖菇能卖30元一公斤,去年光大球盖菇、竹荪就有十四五万元的收入。
不仅是李成华,在保护区周边的群众长期以来就有靠山吃山的习惯,他们在保护区内挖竹笋、采山药等中药材来卖是他们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但按照保护区法律法规、生态保护红线政策,在加强生态资源保护与管理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他们的收入。在保护区周边村组推广食用菌技术不仅资源化利用了群众生产中产生的农林业废弃物,变废为宝,降低环境污染,美化乡村环境,而且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延长了产业链,拓宽了群众的增收渠道,还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促进了保护区与周边群众的和谐发展。亲戚抱了几个苹果出来,硬要塞在我们手里
4月20日至24日,省审计厅督查组一行到昭通实地督查脱贫攻坚审计整改工作情况。省厅下发A类清单中的36个问题中已完成整改17个,正在整改19个。(通讯员 熊旭梅 宗林 吕晓律)。对整改不力、假整改、数字整改问题及时纠正,推动各级各部门把问题真正整改到位。
近年来,昭通市高位推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认识到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有关被审计单位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措施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整改成效明显提升,审计权威得到进一步树立和维护。截止4月18日,已完成整改428个,正在整改19个。
要定期组织开展整改落实回头看,认真复核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巡视巡察、跟踪审计、考核评估和督查督导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确保问题整改如期清零,为昭通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力机制保障。督查组一行对昭通市的整改落实情况给予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审计署昆明特派办、省审计厅、昭通市审计局、各县区审计局共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审计项目114个,查出问题447个(省厅下发清单分解到县数)。要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研究分析,查源头、查原因、查责任,有针对性地加强长效管控机制的建设。
要推动完善整改机制、实行立审立改,对标对表抓好整改落实省厅下发A类清单中的36个问题中已完成整改17个,正在整改19个。(通讯员 熊旭梅 宗林 吕晓律)。督查组一行对昭通市的整改落实情况给予肯定,并就下一步工作提出意见建议。
要加强对审计发现问题的研究分析,查源头、查原因、查责任,有针对性地加强长效管控机制的建设。近年来,昭通市高位推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各级各部门进一步认识到审计整改工作的重要性,有关被审计单位采取了更加有力的措施整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整改成效明显提升,审计权威得到进一步树立和维护。
对整改不力、假整改、数字整改问题及时纠正,推动各级各部门把问题真正整改到位。截止4月18日,已完成整改428个,正在整改19个。
精准扶贫工作启动以来,审计署昆明特派办、省审计厅、昭通市审计局、各县区审计局共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审计项目114个,查出问题447个(省厅下发清单分解到县数)。要推动完善整改机制、实行立审立改,对标对表抓好整改落实。要定期组织开展整改落实回头看,认真复核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各级巡视巡察、跟踪审计、考核评估和督查督导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确保问题整改如期清零,为昭通市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力机制保障。4月20日至24日,省审计厅督查组一行到昭通实地督查脱贫攻坚审计整改工作情况回顾镇雄脱贫攻坚的艰苦历程,有不少成功的经验和做法。由于县内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医疗服务水平落后等,全县群众每年外出就学、就医除去学费、医疗费外,额外支出高达6.5亿元,因学因病成为镇雄最主要的致贫原因。
镇雄县把马铃薯、生猪、蔬菜作为三大支柱产业。2020年计划出栏肉牛6.58万头,带动3.1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净增收800元、年内养牛收入达9600元。
4月21日上午,镇雄县脱贫攻坚问题整改推进会议召开。宣传发动上,认真贯彻落实市委133群众工作法,组织县、乡、村三级工作队,深入群众家中一对一宣传政策、发动群众,做到安置去向群众选、规划设计群众议、分配方案群众商,消除搬迁群众顾虑,实现了由要我搬到我要搬的转变。
蔬菜产业方面,2019年启动了中国烟草总公司云南省公司捐资食用菌项目建设,与深圳望家欢集团等企业合作推进10万亩商品蔬菜订单种植,带动全县完成蔬菜种植32万亩,实现产量56万吨,带动6.2万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582元、年内种植蔬菜收入5096元。产业扶贫: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最有效做大一县一业。
就业扶贫:最直接最快捷解决增收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镇雄县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劳动力转移就业,集中实施农村劳动力返岗复工帮扶计划,通过点对点一站式帮扶等措施,截至4月20日,已转移就业劳动力662721人,占劳动力总数778293人的85.15%。为此,镇雄大胆采取合作办学、办医模式,在打造优质教育、优质医疗资源上巧做无米之炊,2016年按照一级完中标准与云南师范大学合作创办云师大附属镇雄中学,2018年按照三级甲等标准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合作创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区域联盟中心医院,今年又与西南大学合作创办了西南大学镇雄第一中学,成功打造了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双航母,显著提升县域教育和医疗服务水平。集革命老区、高寒山区、贫困地区于一体的镇雄县,在精准扶贫工作中,以就业为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抓手,同时拓展到产业、 教育、健康、易地扶贫搬迁、社会扶贫等领域,蹚出一条适合县情精准扶贫的路径。3月3日,杨亚林调研以古镇、场坝镇、芒部镇等地产业发展。
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已转移就业263293人,占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总数302054人的87.17%。计划今冬明春再种植竹子40万亩,确保全县竹子种植面积达100万亩,预计可覆盖8万户25万人以上(建档立卡贫困户4.5万户16万人以上)。
会议要求,全县各级各部门要集中精力,背水一战,把思想、精力、心血和汗水全部投入到脱贫攻坚中,紧盯问题清单,切实整改到位。为了提高培训的针对性,镇雄县把就业培训资金与转移工作经费进行打捆,变结业就报账为就业才报账、变在家培训为在岗培训、变意向培训为定向培训,推进就业培训与定向输出一体化发展。
社会扶贫:积极打好老乡牌和亲情牌两梳理两出力凝聚社会大合力颠覆了镇雄人的陈旧理念。易地扶贫搬迁: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四个全覆盖搬迁群众斩穷根。
370位能人被聘为家乡村级经济发展顾问。至此,镇雄脱贫攻坚战正式进入攻城拔寨的收官阶段。镇雄是人口大县,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采取精准摸底解决底数不清楚问题、精准培训解决实效性不强问题、精准转移解决组织化不高问题、精准服务解决就业不稳定问题、精准推动解决作风不实问题的五精准五解决工作方法,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充分就业,把人口压力变成脱贫动力。为了拓宽定向输出渠道,镇雄县成立了昆明、浙江永康和浦江、广东东莞、安徽芜湖5个劳务输出工作站,开展双向劳务协作。
比如,镇雄籍企业家邓昆捐资2200万元,在老家赤水源镇螳螂村建设了一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新村,帮助116户群众挪穷窝、换穷业。云师大附属镇雄中学2019年596名学生参加高考,509人达一本分数线,3人被清华、北大录取,一本上线率84.5%、本科上线率100%。
在示范引领下,全县2019年高考总上线率达99.9%,600分以上应届毕业生同比增长244%,一本上线人数同比增长114%,3人分别考入清华、北大,强势打破了连续19年来没有县内就读学生考取清华、北大的历史纪录。全国脱贫看云南,云南脱贫看昭通,昭通脱贫看镇雄。
为了提高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镇雄县在县外成立了3个党工委、36个外出务工党组织,为镇雄籍务工人员提供就业、帮困、维权等服务。4月14日,翟玉龙主持召开县委第十二届第七十二次常委会议,会议要求,全县上下要以问题为导向,迅速行动,下沉一线,突出重点,集中攻坚,一项一项抓好存在问题的整改,一个短板一个短板地补齐,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清零,切实担负起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政治责任,努力交出一份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顶: 51379踩: 24578
评论专区